从事公益志愿服务15载,街头巷尾刻下他守护轨迹,公益现场存余检察服务温度,他把初心使命写在山山水水、田间地头。从退伍老兵到检察人员,从普法讲堂到公益现场,他用脚步丈量寻甸热土,用坚守使“小爱”向“大爱”汇聚,用坚守绘就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画卷。
他就是寻甸县人民检察院办公室负责人,寻甸志愿服务发展促进会、寻甸绿芽志愿者协会负责人丁文涛。
多年来,丁文涛先后获得“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”、“云南好人”、免费看a片 “先进个人”、“最暖心基层政法干警”等荣誉称号。

忠诚守“档”:助力检察档案管理提档升级
时间追溯到2013年。丁文涛负责寻甸县人民检察院档案管理工作时,面对堆积如山的档案,迎难而上,“线上”通过网络自学,查找资料;“线下”购买专业书籍寻求答案,向前辈和档案管理资深人员虚心求教,在积累中总结经验,使档案管理业务逐渐向熟悉到精通迈进。
“收集、分类、装订、录入”,这些周而复始的工作并没能消磨他的满腔热情。为了科学高效地管理档案,丁文涛以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,主导完成馆藏3万余件纸质档案的数字化改造,实现档案数字化率达100%,使查档时间由30分钟压缩至5分钟。
丁文涛建立了“原件封存+数字孪生”管理机制,对特殊载体档案进行影像坐标标注,确保实体与电子档案双向安全,以“数字工匠”精神诠释新时代检察担当。

跨界共建:助力检察业务与志愿服务破圈融合
入了检察门,就是检察人。丁文涛虽不是检察官,却甘心成为“最强助力者”,他充分发挥寻甸绿芽志愿者协会负责人优势,积极寻求跨界共建破圈融合,以“绿芽未检+绿芽志愿协会”方式,为未检工作注入社会力量,切实推动专业化办案与社会化保护形成无缝衔接,形成主动发现、协同处置、社会支持的全链条保护模式。
通过开展“千名志愿者帮扶万名贫困学生”“情暖童心”“暖冬行动”“放飞爱心 书送希望”“光明·爱心·助学”“圆你春节新衣梦”及“助力脱贫攻坚一对一帮扶”等系列活动,丁文涛带头对全县10173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、2955名留守儿童、206名孤儿,实施精准结对帮扶,捐赠爱心图书、衣服、棉被、文具用品、学生近视眼镜等100余万元。

请缨援藏:助力德钦检察工作提质增效
“援助3个月,我虽然是德钦检察的匆匆过客,但绝不能成为看客。”为积极响应昆明市检察机关号召,丁文涛主动请缨,奔赴迪庆州德钦县人民检察院开展援助工作。
在援藏期间,丁文涛以缺氧不缺精神和艰苦不怕吃苦、海拔高斗志更高的毅力,义无反顾参与德钦县人民检察院各项公益志愿服务活动中,积极协调寻甸绿芽志愿者协会、爱心企业为当地学校捐赠3万余元体育用品。
针对德钦县人民检察院档案管理业务的短板弱项,他倾囊相授,对“接收材料、鉴别、分类、整理、装订、归档、网络归档系统建设”等进行精心指导,有效提升德钦县人民检察院档案管理规范化、科学化、信息化水平。帮助德钦县人民检察院组建志愿服务团队,开创了德钦县人民检察院志愿服务事业新局面。

“益”梦追逐:助力“小爱”向“大爱”汇聚
幼时,丁文涛家里较为贫困,在民政部门的救助、关心下,家庭逐渐摆脱困境,受父母对党和政府感恩之心的影响,公益献爱心的种子深埋心中。就读小学期间,邀约同学开展学雷锋活动,帮助一户残疾夫妻从洗衣服、打扫卫生到送油盐米酱醋,这一帮就是20年,最终让这户人家脱困而生。
2003年,入伍后他把公益爱心带到了部队。当时,部队驻地附近有一对70多岁的夫妻,他们家生活艰难,丁文涛一有空,就帮助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“爷爷、奶奶”挑水、做饭、洗衣服,在他的影响下,3名战友主动参与帮助两位老人的行动中,初春耕种、秋天收获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。退伍离开部队前夕,两位老人满含热泪地说:“孙娃子,有机会一定要来看爷爷奶奶,退伍回家后一定要好好生活。”
退伍后,丁文涛常走公益路、常做公益事,邀约亲朋好友、同学战友、爱心人士组建爱心基金会,“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,扩大救助范围”的思路逐渐清晰,在他的全力推动下,2011年,寻甸绿芽志愿者协会顺利诞生。目前,协会正式注册志愿者高达2000余人。

“益”心为公:助力打通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
15年如一日,丁文涛带领志愿团队走进社区长年为孤寡老人、高龄老人、残疾人等端茶送水、洗衣做饭、打扫卫生、整理家务、修甲理发,切实为需要帮助的人群送去温暖。
他们为困境儿童辅导作业,添新衣买文具,用点滴善行凝聚爱心力量,守护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;走访孤儿、残疾儿童、留守儿童近3500人次,先后促成50名困难孤儿得到结对帮扶,使6名困境儿童考入大学,10名考上高中,更有甚者,影响80余名受助学生主动加入志愿团队,成为今天的助人者。
志愿者刘路稳在《绿芽生长》一文中言浅意深地说:“当我穿上绿马甲,扶着拄拐杖的爷爷奶奶;当我维持秩序,看见人群中母亲的笑容;当小女孩接过我手中的灯笼,我终于懂得:爱不是单行线,而是流转的星河,也理解了从受助者到摆渡人的善意真谛,我愿化作土壤,让匍匐的生命长出站立的根系。”
在丁文涛的组织推动下,协会通过广泛开展“童心圆梦”“捐资助学”“扶孤助残”“扶贫济弱”“爱心助农”“生态环保志愿行”“河小清·保护母亲河行动”等系列活动,带动寻甸全县15万余人次参与助力保障改善民生、基层社会综合治理、乡村振兴等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实践,打通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。个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9200小时,无偿献血5200毫升,带领团队组织830余次爱心公益活动,发放爱心物资价值高达450余万元;组织县域大型活动志愿服务42场,为福利院及孤寡老人义务理发13170余人次,帮扶走访孤、残、留守儿童近6300人次。
在公益路上,丁文涛用多重身份的辩证统一,给出了新时代“何为共产党员”的寻甸检察答卷:在方寸档案间解码检察初心、跨越雪域屏障筑牢民族同心、于市井街巷中书写为民情怀。
这位80后检察人员的实践印证:当军装绿遇到检察蓝,当寻甸热土邂逅梅里雪山,当检察蓝结缘志愿红,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正在新时代的征程路上绽放异彩。